話說上一篇的讚數跟分享數在本專頁已經是高標,早上在管理員群組裡就有一些小小的討論。上一篇低慾望的30歲分享的人可能分成積極跟消極兩派,看起來好像消極的多一點。

至於為什麼社會氛圍會變的那麼消極? 早上大家討論出來幾點。然後我想想又補充一部分。

1.房價變貴
要是大家努力拼到30幾歲40歲就能買房,那應該社會氛圍會差很多

2.小孩教育成本變貴
我想上一代大概很多人沒有好好思考教育這件事,真的要用心教,不是投入大量時間就是大量金錢,不然就是大量時間+金錢。中產階級生養小孩門檻高,變得不生養以後,中下階級還有富裕階級反而生一堆,以後社會M型化更嚴重⋯社會會完全被分成剝削者還有被剝削者兩派。

3.華人社會教育的人生目標
沒車沒房沒老婆小孩就是魯,要全部達標的話勢必面臨到買房跟養小孩兩大難關⋯這個嘛⋯沒有受到神眷顧的孩子們,長大成人後是要捨去目標,還是用簡配的方法達標呢?答案都在各位心中了。

我們有個管理員平常話很少,幾乎都只用貼圖來回應大家,今天難得針對這個話題打了長長一串,借用他的文字來做個結論:

讀者touch到的東西太負面,而且買房成家的現實帶來的無力感很重,心靈不夠強壯的就會悲觀。同溫層充斥著嘲笑資方的文章,訴說著這個世代的無力感,畢竟無論是哪一個年代的人,都是打工仔多、創業者少,而我們看著父執輩,只要乖乖去上班,就能買房生三四個小孩,對照現在自己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卻還是住家裡,那種剝奪感很重的。我們想著:我也是在工作,我也跟我爸媽一樣打拼,為什麼我買不起房子?為什麼薪水都起不來?然後看著新聞那些老闆的嘴臉,也不能怪我們悲觀,出門呼吸到的不是空氣,是滿滿的無奈。

(覺得他好會寫喔,看他轉化法用得多好)

P.S.中間有政治或是扯到轉型正義還有家族史的部分就不談了,我沒有想撕裂族群喔( ・᷄ὢ・᷅ )

出生的家庭決定人生的一半,出生的國家決定人生的另一半。我決定逃到北陸發展,可不只因為新幹線要通車、LCC直航還有觀光客台灣人佔6成以上而已,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一個可以讓我們這年紀還在當魯蛇的人圓夢的舞台,那就是這裡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小鬼 的頭像
    王小鬼

    AERA of ZERO

    王小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