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時間所剩無幾的某天晚上,我一個人漫步在台北街頭,邊走邊吃著剛買來的第二包排骨酥,正好路過莫宰羊,正好想喝碗湯轉換一下心情就走進去了。
-
點了一個湯跟一個炒百菇。我默默滑著手機邊吃著東西,因為併桌的關係,眼前同桌的客人似乎換了一兩次。突然傳來一陣日文的交談聲,轉頭一看原來隔壁桌來了一組日本客人。「不好意思,包包可以拿開一下嗎?」對方用著不流利的中文對我說著。「喔!沒關係啦!」我直接用日文回答他,他也很親切地用有點口音的日文回「謝謝!那我們東西放一起。」照理說這時候他應該會驚訝為什麼用兩種語言我都會回,但這位大叔沒有對此任何反應。稍微聽了一下隔壁桌交談的內容,跟我搭話大叔應該是台灣人,我猜大概口譯了一天,腦袋裡中日文迴線都有點當機了,這種狀況我也經歷過幾次,可以體會,就也沒太大驚小怪,繼續吃我的東西。
-
此時我對面坐了一個看起來穿著整齊的阿姨,我一眼掃過,發現她手中看著教師什麼的保單。也沒太在意的我繼續吃著那碗比想像中大很多的炒百菇。
-
「不好意思!請問他點的那個是什麼啊?」我聽到對面阿姨小聲問店員我點的是什麼東西。於是店員走後我很雞婆的說:「這炒百菇味道很淡,不是很推薦」「喔喔!謝謝你!你日文說得很好欸!是日本人嗎?」「我剛剛只說了一句欸(笑)」就這樣我們打開了話夾子開始一連串的閒聊。
-
不知道聊到什麼,講起年收的事,我說道之前問身邊朋友我們這年紀該有多少年收,結果朋友回答一百萬到三百萬都是正常。這幾天無聊我以這基準去主計處官網查,發現年收一百萬以上的三十到四十歲人口,大概已經可以幹掉全台灣八成同齡的人口了。講到這阿姨的地雷就爆炸了。
-
「你們這些人有錢人吼,賺那麼多錢就多捐一點出來啦!你年收那麼多,一年捐一百萬出來啊!」
「我年收其實也沒那麼多,混口飯吃而已,我剛剛說的是我朋友講的」「不要以為我不知道,有錢人都幫有錢人啦!每一筆錢都是有目的的,你們都很勢利啦」
「恩~我覺得也不盡然是這樣吧?當初我家失勢,家裡什麼都沒了還跟我斷絕關係,當初也很多朋友幫我啊。難道他們是看我有錢嗎?我什麼都沒有勒?」
「那你剛剛說現在的朋友都是好學校的比較多,那你幹嘛不去跟你以前讀的爛高職的人做朋友?你說啊!」
「價值觀吧?他們比較早當兵出社會,很早以前圈子都不同了,很多價值觀都不太一樣吧?」
「不要騙了啦!我知道你們這些有錢人交朋友都是有目的的啦!不然你說那麼多,你先一年捐一百萬出來啊!那個陳樹菊也是捐很多啊!」
-
後面的對話大概就是跳針著“為什麼我不捐一百萬出來”跟“為什麼你不跟以前高職同學做朋友”。雖然她面帶微笑,但是這種咄咄逼人不讓人回嘴的態度,我還真是幾百年沒遇到了。
-
她買單以後,一度還走回我旁邊說「你不要太在意欸!我也是從基層上來的,剛剛那些話沒有惡意啦!」
-
雖然被她噴了滿臉,但比起不爽,更讓我愕然的是這世界上有人對富人如此憤怒。我一邊吃著那碗好像永遠吃不完的炒百菇,一邊思考著醞釀在這社會裡階級間的仇恨。
-
第一件想到的就是當兵。當年志願役極盡所能羞辱高學歷的人,他們大概沒想到,這些人將來退伍出社會,社會階級都比這些志願役高得多。埋下禍根,到底對他們有什麼好處?不就是一時爽而已嗎?
接著浮出腦海中的是剛剛的阿姨強調的“捐款”。我就算把全財產捐出來,對她來說應該也沒有任何直接好處,應該就是她腦中有錢人的“惡”只能靠捐款的“善”來抵消,所以不捐款,我就是萬惡死有錢人。
-
這邏輯講的好像有錢就是原罪。其實人有錢的方式除了天生就有錢,還有很多路,雖然靠白手起家成為有錢人的是相對少數,但憑什麼說有錢就是惡?捐錢就是善?這樣解釋不就是一個買贖罪卡的概念嗎?這種邏輯我真的也是服了。
-
說真的我也很窮,但對有錢人我也覺得沒什麼好生氣的,有錢人又沒迫害到我,看人不爽或是嫉妒那些都是內心戲比較多吧??有錢人讓他討厭的原因絕對不是有錢,而是一些其他行為,但是那些行為窮人就沒有嗎?
-
階級對立是怎麼開始的?大概就是無良有錢人壓榨窮人,窮人再找機會欺壓有錢人小孩開始的無限循環吧?
-
要是我真的有錢又很壞的話,遇到這種刁民,要玩死她還不簡單?但是我就是沒錢又善良,才只能在這裡打文章討拍(淚)。不過很久沒在外面遇到負能量那麼強的陌生人,也算是開眼界了。
- Jul 15 Mon 2019 06:29
[閒聊]台灣出差中途報告4仇富的羊肉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