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差回東京處理公司的事,最大的感觸就是「我懷念的東京並不懷念我。」景物變遷是這個都市的常態,店家會變、都市建設會變、人也會變。池袋西口公園即將隨著東京奧林匹克被拆除,熟悉的串燒店換成燒肉店,之前在北口附近被小混混糾纏過的停車場則蓋起大樓成了唐吉軻德。東口一蘭開始僱用外國店員,西口的章魚燒反而開始僱用日本店員,美登利壽司長年負責清點排隊人數的啊罵換成了年輕人,店內也開始聘用越南人。朋友們來來去去,如今在東京的寥寥無幾,而且散落各處,突然聯絡又怕大家刻意趕來相聚,亂了生活步調。也許人與人的疏離感就是這樣來的吧?

越是往返加賀跟東京,越是了解所謂的「社群」跟「第二個容身之處」是怎麼回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放學後衝到社辦,總是有一群熟悉面孔在裡面打打鬧鬧;下班後拖著疲憊身軀前往熟悉店家,時間到了,也總有三五好友在那裡分享生活中的鳥事;抑或是假日在某些私人俱樂部,坐上自己熟悉的位子「給我一杯跟平常一樣的」只要開口,調酒師就會送上自己常喝的飲料,不用太多話語,酒一入口自然有種歸屬感。

很多日劇都有這類場景,尤其是單元式的,其中假面騎士最多吧?(假面騎士算日劇吧?)畢竟有人的地方才有故事,而人與人的相遇需要契機跟空間。之前在台灣總有朋友開的店可以去泡上一整晚,且時不時會有熟面孔出現話家常;而在東京,沒有一個這樣屬於我的地方,因此東奔西跑後,除了回家以外,沒有一個可以讓人安心待著的地方可以去。

人們往返於家跟公司間,當然跟朋友可以相約出遊,東京的活動跟展覽比台北多,上網搜尋展覽資訊,光看展就可以把行程排滿,但那些展覽是擦身而過,可以獲得知識、增廣見聞、卻相對沒有溫度。都市人獨善其身的生活方式,也許就是以上所有元素交織而成。

而加賀呢?沒有繁華的霓虹跟店家,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小店,去多了,老闆會認識你,走到熟悉的咖啡廳,裡面來來去去總有幾個熟面孔可以聊上幾句。活動?規模小,但其實也不少,而且不一定要上網看,偶爾突然接到電話「欸!今天我們這裡要有工作坊,要來嗎?」「今天有海灘趴欸!一起啊!」

幾個月前的社會企業參訪中,我才知道東京也有各種社群。以前在沒接觸時自己其實也找過,那時候參加過音樂教室、健身房、見過2CH的網友、各種交流會、後來原本還想參加NICONICO的合唱團,結果後來忘記什麼原因就作罷了。在都市中找到第二個容身之處,還有新的圈子,除了金錢的門檻外,生活型態也是個門檻。可以說有錢幾乎可以得到一切,是資本主義單一價值觀的終極體現。


而去了加賀, 融入新的人事物跟圈子,雖然待的還不久,但我離開時一定會時常懷念它。而它雖然跟東京一樣不會懷念我,但肯定有那些熟悉的人們在等著我。

 

 [閒聊]都市與地方.jpg

arrow
arrow

    王小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