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報告會上。
「王桑,你這次帶團有收錢嗎?」
「沒有啊」
「那你任期結束以後生計怎麼辦?也該想想吧?」
「是,那下次企劃的時候我會針對這點改進。」
之後過了一個月。
「王桑,你接下來要帶的團有收錢嗎?」
「有啊」
「你沒證照還收錢!被抓到怎麼辦!?」
媽的都是你的毛,要證照是不是?那我就去弄一張來啦!

HUB台灣這個專案主攻日台交流,其中的確會有跟旅行重疊的部分,但有長期閱讀我文章的人應該知道,其實透過這個專案,我想做的是跨國共創的社群,旅行只是一種手段跟過程。不過公部門囉唆跟不把話一次講完的做法實在令人吐血,而多虧了廢物窗口,聯絡事項東漏一個西漏一個,導致「上面希望我去拿證照並且正常收錢營業」這件事拖了三個月才傳到,跟廢物做事真的很辛苦!以上大概就是我會來領隊研修的前情提要,接下來就分享一下日本的領隊研修在幹嘛吧!

日本的領隊俗稱添乘員,正式名稱為旅程管理主任者。其中又分為國內跟綜合兩種,一個是只能在日本國內帶團,另一個則是可以帶團到海外。課程內容是國內共兩天,綜合除了國內的兩天外還要加上一天課。兩種都是之後經過實習才能領證。

一上課老師就說了,旅行這項服務沒有實體商品,可以說是賣人品的生意,因此業法主要都在保護消費者。

因為旅遊業沒有商品,所以旅行業就是把自己當作商品賣出去的行業。因此在業法上更要保護客戶。旅行業在經營的其實就是人際關係,這個本質是不會變得,因此法規背的再熟,沒辦法跟客人打好關係,一樣無法生存。

旅遊業這個產業很特別,做得好其實不太會受到全球經濟或景氣影響,但反而受到網路普及的影響而一次被打爆。網路普及以來,前幾位公司幾乎都換人做,從原本的大旅行社,變成了樂天之類的網路平台公司。

另外在日本接海外團的公司其實帶頭的也不是日本大公司,反而是在日外國人成立的小公司。前面也提到了旅遊業就是賣服務,大家都會挑選自己熟悉的人來服務自己,因此日本公司一直搶不到這塊餅。另外訪日旅客方面,東南亞就佔了八成(我原本以為歐美很多,結果才那麼少)。

在旅程剛開始客人一定會用外表來判斷領隊,因此打扮清潔整齊是基本的,另外不要穿戴名牌,讓客人感受到輕鬆也是個重點。

再來是責任歸屬方面,行程有問題,臨時出包,通常都是旅行社或是飯店的責任。在現場領隊就是旅行社的代言人,卻不能為旅行社做決定,這時候出了狀況要平息客人怒火,就是一門技巧,一昧的撇清關係,只會讓客人越來越不爽,因此傾聽客人的怨言、道歉、釐清責任、甚至有時候罵飯店或是旅行社給客人看都是一種方式。

老師最後有提到,這個時代其實大家都在尋找聆聽的對象,每個人都想講話,卻沒人想聽話。因此在旅遊業內,會聽話的人最終一定會成功,這方面其實跟男公關是一樣的,只是我們把聆聽的場景從夜店換到了旅程中。

有些人看起來似乎不愛講話,但事實上不是他們不愛講,而是怕講了沒人聽,或是講錯話,適時製造讓客人開口講話的機會,也是很重要的。

在以前那個時代,也許會講話的人就會成功,但是現在這個時代,會聽話的人才會成功。這是老師最後的教誨。(寫得好像老師講完就斷氣了一樣XD)

喔,對了,第二天上國內地理我才知道日本有那麼多溫泉跟名產還有祭典,為了考試真的背到快吐血。

考完試還有發生一個小插曲,就是某個中國人作弊被抓到在櫃檯大吵大鬧,不知道該做什麼評價,總之,對,就是有個中國人作弊被抓了這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小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